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让他先去趟趟路。”徐柠说道。
陆明裹了裹大衣,道:“嘉盛工作好好的,干嘛要让他走呢。公司的杂事很多,小唐能成吗?”
“先让他顶着呗,他工作能力不错,我觉得是可以的,不成的话再说。”徐柠说道。
公司实际的管理者还是徐柠,重要决定他来做,剩下的都是些杂事,重点是沟通能力,得把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好。这一点,唐作欣做的还不错,毕竟他平常的工作也基本是这些。
两人一路往办公楼走,徐柠自然又问起了工作进展。陆明现在除了负责个人电脑的研发工作,还负责各个研发项目的沟通联络。
话说,现在公司是四处点火……呸,四处开花。一堆的项目,而且都是那种规模特别大,花钱巨多的那种。
每个项目互相独立,进展也不同,有的国内技术底子好,那进展就快,比如大型计算机,设计指标都确定了,设计方案也在讨论验证。
底子差的,比如精密制造,机床什么的,这玩意很吃经验,都是几十年才能摸着点门路的,反正现在就是慢慢砸钱。
“现在的问题还是缺人,缺人才。”陆明说到这也有些无奈,道:“说实话,国内的高等教育现在是跟不上需求的,不仅是学生科研水平,还有人数。我们把人招过来,都是边工作边学习的,平时晚上还有培训班,很不容易。”
八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很多有一个特点,缺乏系统化的科学教育。很多都是突击复习考上了大学,题目简单就不说了,重点是很多人不是靠懂得才会做题,而是自学背下来的。
跟后来的大学生相比,这会的大学生在刻苦程度上要高的多,但在科学素养上却又差了很多。所谓的科学素养,并不是指知道那些知识点就够了,而是懂得一项科研成果是怎么发现,该如何发现的。就比如,一个科学发现需要设计实验,该如何设计?这个设计思路比那个定理本身重要的多。
国内对科学素养向来不算重视,但后来的高中生至少都学过这部分内容,考试内容也有。可八十年代初的很多学生是跳过了这个部分的,因为高中没人教,到了大学课业极重,又没时间去了解。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除了学习能力最强的那些学生,八十年代的很多大学生毕业了也对科学,科研概念很模糊,因为课本上没那些东西。
后来那些着名的科学家,基本都有留学经历的原因就在这,基础不补齐,那一定要出问题。
徐柠点点头,道:“这我明白。公司会继续扩大外派留学名额,过几年就好了。”
现阶段是没什么好办法的,只能继续派人出国学习。说实在的,别看后来那么多留学生出国没回来,但回来的那一小部分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总的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当然,都去美国不现实,欧洲很多小国高等教育也是不错的,而且更容易拿到名额,再加上钱给够,一年派一两千个学生是问题不大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公司派出去的学生,那都得回来。去之前签协议什么的不可少,而且他们是私企,在这件事上没那么多顾忌,基本不用担心毕业不回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