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张纸能有那么大的约束力?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袁绍啥时候受过这气?
所以经常就看着三人不顺眼。
最终导致鞠义如此结局。
有个词叫做,脱离群众,不知人间疾苦。
袁绍就颇有点这个意思。
袁家两个顶梁柱,袁绍,袁术两人为何获得不了天下,跟自身的出身有着不少关 系。
再看历史上能够分天下的三人。
曹操,刘备,孙权。
这三人的出身都不算多高贵,但却能走到最后。
成功的人,有着不少相同点。
但失败的人,各有各的缺陷。
这话一点没错。
纵观整个历史。
从刘邦,刘秀,再到大一统的唐朝的李二,宋朝的赵大,明朝的朱老八,出身都没 有多好。
就因为出身不好,所以自身更会谦虚一些,更能听进劝。
老话说的好,听人劝吃饱饭。
而袁绍,就是此中典型的反面代表。
不听劝,甚至说,这么大岁数了,还带有点逆反心理,你越不让我干,我就越干。
袁绍的性格其实也挺矛盾。
他也知道,田丰,沮授,鞠义是有才之人,会重用,但因为自身性格问题,又觉得 忠言逆耳。
言归正传。
在荀或说出条件之后,袁绍内心是大喜的。
但还是忍住没有说话。
思索了一阵,说道:“文若先生,求和可以,但我还有一个要求。”
“请说。”
“此次和平时间,至少要到明年春耕之后。”
“战争,最终苦的都是百姓,我这人心善,不忍看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如果要发动战争的话,至少要明年春耕之后,双方再行刀兵,如何?”
荀或倒是没想到袁绍竟然还扯出这么个理由。
至于是真是假,可能只有袁绍自己知道。
但袁绍不想再打下去,想休养生息,这是肯定的。
之前袁绍二十万大军,左丢一点,右丢一点,到现在就剩下八万。
荀或在来之前,也跟李然商量过。
李然也是料定袁绍已经不想再打仗。
其实,李然也不想再打下去。
吃多嚼不烂的道理,李然还是明白的。
消化幽州,需要时间,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解决了的。
就像是当年的并州,那是经过三四年的努力,才一点点发展了起来。
而幽州,比当初的并州还穷。
想稳固现在打下的地盘,至少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
而袁绍哪怕是一败再败,但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
加起来,还是能凑出十大几万的兵马。
再打下去,李然也吃不消。
麾下兵将连番征战,有所疲劳。
粮道太远,运输困难,这些都是难题。
所以李然也不想打了。
所以才会选择这样一个绝妙,让袁绍拒绝不了的时机求和。
说白了,此次停战,对双方都有好处。
荀彧笑着说道:“好,袁公既然这么说了,我方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再者说了,我家主公,此次北上,只是为了对付公孙瓒而已。”
“反倒是袁公,非要参合幽州之事,怨不得我主啊。”
好么,荀彧也不客气,好一顿好袁绍刺挠。
袁绍恨得牙根痒痒。
幽州那四个郡,是老子的,是老子的,压根就不是公孙瓒的,你们才是入侵者……
当然,这些话,只能在心里呐喊一下。
袁绍皮笑肉不笑的把许攸叫了过去。
让许攸去跟荀彧商议合约文书之事,把两人打法了出去。
荀彧前脚刚走,袁绍就已经在盘算着,到了明年,应该如何反击李然。
被打的这么惨,袁绍没气死就算不错了。
但你说让他把这些仇怨放下?
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同理,李然就会放过袁绍了?。
李然只不过是暂时不想跟袁绍火拼罢了。
因为刚刚占据幽州四郡,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才能不用思前想后的去战斗。
在李然看来,剿灭公孙瓒,并且把幽州稳住,大半年时间,足矣。
等到了明年,哪怕是袁绍哭爹喊娘的不想打,李然也绝对不会袁绍一丝一毫面子。
荀彧在跟许攸签订了所谓的合约之后,带着鞠义家人,飞快跟李然的骑兵回合。
索性离得并不算很远,仅用三天时间而已。
李然看了看手里的合约,冷笑一声,直接给撕了。
而袁绍那边,则是对这份合约一眼都没有看-。
因为双方都知道,什么合约?不过是一张纸罢了,真要是有机会,绝对第一时间就 会-毁约。
还以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呢?
一张纸能有那么大的约束力?
开什么玩笑呢。
停战,只不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