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二轮人虫大战序曲 中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除了主观判断,扫描结果还提供了一些佐证,在前后持续时间超过两小时的扫描与分析中,不断有高能辐射点出现与消失,从能量级分析就是明显的战斗反应。
在人类主社会境外爆发的大区域作战,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体户的行为,就像潘文自己,在海默星那边如果要战斗,肯定集中在海默星及其周边一两百万公里内,这在整个恒星系里,最多也就比芝麻粒儿大一号,不管出于利用主场优势,还是为保护个人财产,交战面都不可能扩散出去。所以结论很明显,一定是蓝国的家伙在跟什么东西打,虫子这种再生力十分离谱的太空生物似乎就是种很好的对手。
不管是地面上的还是太空里的虫子,潘文都在海默星已经打过交道,能成为目标的虫群除了少量作用于自体的超能力,具备一些片面优势,且不太易被远距离察觉外,其综合能力与人类的战争机械仍然没有可比性,所以虫子一定会使用以量取胜的战术。
对手是以量取胜的虫子,那么不管输赢,人类的现有战舰就很难短时间解决掉整个战斗,被星系扫描这种延迟不低频率却很低的东西频繁扫到战斗反应就更具备条件。
有了基本依据,接下来就是带舰队前往,亲眼看看是不是他要找的家伙。异虫是对太空旅行生物的泛称,历史上也有好几种虫子能与人类在战斗上有所往来,是不是潘文需要盯紧的那群,依赖星系扫描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近搜集更多信息。
对此潘文的期待值还是挺高的,毕竟在抵抗阵线的确见过蓝国采用覆盖式电浆打击的舰船,攻击手段与他在海默星碰上的大型战虫简直如出一辙,若非有特殊需求,重启这种老早就被淘汰掉的舰种实在有点浪费资源。
考虑到可能存在能与整个蓝国私人武装对抗的巨大虫群,潘文的舰队选择与黄道面拉开距离后靠近。黄道面以外的区域天体数量长时间趋近零,ct星云也不存在民航与客运航线,没有利益生产自然危险也会低点,还一份好处,黄道面外的游离粒子密度稍低,有需要跑路时这里也更容易加速。
想法是好的,然而实际情况有点出乎意料,当舰队越过增温点时,似乎立刻就被虫子盯上了。
增温点一般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与引力井阻碍区的边界,远离增温点的区域都是超空间跳跃的可跳跃区,增温点以内则是主引力区,因为对液体的需求,所有可供改造的天体都集中在增温点内,所以恒星能量的增温区也是该星系的主战术区。
潘文的舰队没有被虫群直接攻击,但是在进入增温点后,雷达多次观测到太空碎片,距离有远有近,最近的一次只有三十万公里。
三十万公里,又在增温区内有明度不低的恒星光,理论上任何直径超过一米的自然天体都能以物理成像直接捕捉,但实际状况却没有捕捉到任何天体或实体。
人类战争武器隐身能力想在三十万公里的距离达到这种效果,只有机雷和某些高成本的特型侦察组件等小体积无人器材能做到。可是机雷因其工作模式不需要信息链,本身也没有动力,雷达和感应器是捕捉不到的,所以机雷可以排除。至于带有光学欺骗外壳的侦察器,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实在不大,光学欺骗外壳的成本就足以拉出上百个侦察阵列,这个成本已经不适合在移动战斗中当做消耗品了,一般都是用于永固设施的附属设备使用。
假如是虫子,而它们又是使用光学隐形手段来侦察,那就有点麻烦了。
不管怎样,先把侦察舰和超限机甲都撒出去。
也许是瞎猫碰着了死耗子,侦察舰才进入前出位置,处于为侦察舰护航位置的超限机甲一组中的球形侦察机就捕获了一段持续数秒的画面:一只长的与海默星那边的超能力加速战虫差不多的东西,几乎在被侦察舰雷达锁定的同时开始变化,在几秒不到的时间里,其形体就消失并呈现出星空背景。
看起来像是变色龙,不过太空里简单的模拟背景效果有限,另外旗舰的星图对比结果显示虫子在轮廓完全捕捉不了之前所显示的星图没有任何偏差,意味着其隐身后的形体并没有产生折射,有两种可能,一是它真的进行完全光学隐身了,另一种则是在捕捉到雷达信号后单纯的以两点一线的方式用面对信号波的一面投影反面的星图。
可惜的是这份几秒的画面后,直到舰队路过该点也没有捕捉到该个体的任何信息,都不知道是跑了还是静止在原地。黄道面以外安全是安全,可是参照物都处于同一侧,其他方向很难以“米”为单位做精确定位,想打捞到这个应该还有实体存在的虫子都不可能,因为哪怕它为了避免信息泄露在隐身后全依赖惯性运动,打捞范围也会波及一个行星的体积。
总之,隐身虫的出现提醒着潘文的舰队,自家的航线随时都在虫子的掌握中,信息被动状态下舰队提前启动了战斗值班序列,以免出现更多意外。
类似的隐身侦察点不知有多少,假如范围能覆盖引力井大部分,虫子的主力貌似会很容易打击自己想打的弱鸡并躲过大部队,这样的状态下靠近任何可以作为掩体和埋伏点的天体都不是好主意,三个目标小行星还是远远的确认一下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