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贞观三年。
二月初六,李世民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徵为秘书监,参预朝政。
十六日,李世民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广求天下贤才,因才授官,这是宰相的职责。近来听说你们受理辞讼案情,日不暇接,怎么能帮助朕求得贤才呢?”因此下令“尚书省琐细事务归尚书左右丞掌管,只有应当奏明的大事,才由左右仆射处理。”
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昼夜操劳,惟恐偶有差池;运用法令宽和平正,听到别人的长处,便如同自己所有,待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与杜如晦提拔后进,不遗余力。至于尚书省的制度程式,均系二人所定。李世民每次与房玄龄谋划政事,一定要说:“非杜如晦不能敲定。”等到杜如晦来,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建议。这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二人深相投合,同心为国出力。所以唐朝称为贤相者,首推房、杜二人。房玄龄虽然多蒙李世民宠爱,有时因某事受谴责,总是一连数日到朝堂内,磕头请罪,恐惧得好象无地自容。
夏季,四月初四,太上皇李渊迁居弘义宫。改弘义宫为大安宫。
李世民开始到太极殿听政,对群臣说:“中书、门下省,都是机要的部门,诏敕文书有不当之处,均应议论提出意见。近来唯见顺从旨意,听不见相反意见。如果只是过往文书,那么谁不能干呢,何必又要慎择人才呢?”房玄龄等人均磕头谢罪。
按以前的惯例,诏书凡涉及军国大事,则让中书舍人执所见,大家分别署名,称之为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加以审核,给事中、黄门侍郎予以驳正。李世民开始申明旧的规制,于是很少有错误。
右武卫大营。
方煦的营帐内。
方煦正在那铅笔在绘制地图。
是的,方煦正在用铅笔绘制地图,当然是军事地图。
自从贞观元年中秋,方煦献上平******策,李世民和重臣老将商讨后。就开始实施,不得不说大唐的行动能力之强悍,令人咋舌。
尤其是******这几年,天灾不断,大唐派出的明的暗的间谍,在******渗透到了骨子里。
自从方煦令苏定方、刘仁轨等人打败侯君集,方煦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加重了许多,有了让方煦去和******的战场上走一遭的想法,大浪淘沙,真金还需烈火炼。在天才的人不经历磨炼也难成大器。在战火硝烟中磨炼一番,历经生死之后,亦如天才般耀世,出将入相自然水到渠成,自有锦绣前程。再者平******策本就是方煦所献。因此李世民下令从******间谍传回来的信息,详细告诉方煦。
来自后世的方煦画图当然用铅笔,至于方煦画地图用的铅笔。
其实铅笔压根不含铅,是由石墨和黏土制成的。
18世纪,德国化学家法贝尔改良石墨,将石墨研成粉末,然后将它和某种物质粘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目的。按照这一思路,他进行反复的试验,结果发现:在石墨粉中掺进一定量的硫磺锑和松香,经加热凝固后就可得到改良的石墨。它硬度合适,书写流畅,字迹清晰,也不容易弄脏手。为了保护笔心,法贝尔还用纸条裹绕铅心。于是,一种新式的铅笔诞生了。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后,英国、德国等邻国对法国进行封锁,铅笔运不进来。这对于法国的作家、画家们来说,无异于断了粮食。当时,有一位名叫康蒂的画家,下决心自己研制铅笔。
康蒂知道,石墨的数量很有限,必须用尽量少的石墨生产尽量多的铅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在石墨粉末中掺进各种不同的物质进行烧制。结果他惊奇地发现:石墨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粘土,或在烧制时采用不同的温度,就能得到不同性能的铅笔心。1790年,康蒂分别制出了各种不同用途的铅笔。康蒂发明的笔使用效果好,颇受人们的欢迎。据说,拿破仑也很喜欢使用这种笔。
所以,在万恶的封建社会,以方煦的身份,知道原理,弄个铅笔出来还是很轻松。
在这,方煦在后世本就是山东人,去青岛玩的时候正巧路过中国最重要的石墨产地——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