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北地两个大国,因为慕容恪之死而随之做出的国策更改,对于李诚而言毫无意义。
因为这并不是现在的他可以接触到的层面;甚至也不是北燕需要马上面对的事情。
病榻上护国安泰,死后余威犹能保得数年平安,慕容恪的“威慑外邦”之评,当真贴切至极。
扶黎县城,在昌黎以东不远,说是比邻也不过分。
李诚在此次慕容令的东征过程中出力最大,得功最多,却被划分在此,也是慕容令下意识的防范。
如此靠近郡治,想要搞些什么小动作而瞒住郡守,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然而已在扶黎城走马上任近五个月的李诚,却什么动作都没有做出来。
因为实在不会。
治理郡县,若是随便什么人坐上这个位置就能做好,那么千年王朝,大概也就不是梦幻了。
尤其是这个时代,地方行政并没有自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治模式。不像后世明清,胥吏当道,县官上任,说难听点是被架空;说好听点,哪怕是各白痴书呆子,会点头会用印,这座县城你也就管理起来了。
李诚一脸郁闷的努力处理了一个时辰的文书,最终还是只能给一旁的黄月英一个无奈和歉意的眼神。
同时心里也庆幸着,若不是有着黄月英这个名门才女,怕是这好不容易争取下来的根据地,很快自己就会败光了吧……
汉末魏晋,甚至到了隋唐,朝廷与士族共治天下,几乎就是保证整个帝国体制运转的根本。士族子弟,不仅治学研经,受到家族肯定的,更是会直接被传授以官吏经验。等到察举制度下,得了官身,直接走马上任,驾轻就熟。任上遇到困难,还可以获得家族的一定帮助。
虽然后世论调:科举制打破世家垄断,是进步之举。然而从实际效果看来,科举上来的寒门子弟,越来越深陷于经义空言,以期鱼跃龙门,却缺乏实干能力,最后反而造成了封建基层吏治的整体败坏和低效率。
所谓蛇化蛟,蛟化龙,必有过程,岂有一步登天的道理。而鱼跃龙门,就算越过了,也是条伪龙,因为其本质,依旧是一条鱼,只是身披龙鳞罢了!
更糟糕的,是没有家族支持,却又期望能得到进身之阶的大小官吏们,开始自发的结党抱团,从一开始的谋官,慢慢到谋田地,再慢慢到谋商利,最后甚至膨胀为想以整个文官集团来架空皇权,进而谋国——明代于万历朝,看似盛世崩坏,实则文官治国的自我狂欢,早已经埋下了帝国灭亡的种子。
这些都是后话。
起码在现在,李诚甚至恨不得能有一堆像绍兴师爷这般的人员,能帮自己处理好所有事件。而不必如此郁闷的,每日里抽出一个时辰,跟随黄月英从头学起。
好在黄月英虽是女子,却从小聪颖机敏,黄承彦也不吝家学教导。更兼诸葛亮随刘备自一郡之地起,这般经验,也是不少。
眼见李诚大松一口气的模样,黄月英不由的出言提醒道:“公子,纵然这扶黎城,今后也非是我等立身之本;公子的身份,也不会整日里与这些琐事打交道。但以公子的年龄,正该求名养望,为日后招揽豪杰、治理臣民奠定基础。故而,公子切不可有半点懈怠。”
李诚苦笑点头,表示明白。
不懂基层工作,就算你位高权重,也难免要被耍的团团转,这个道理,古今皆宜。
只是李诚暂时还是无法接受,这个时代,这种架构过分简约的基层权力组织。要知道,前世哪怕是落魄至极的小公司,各种部门也是一应俱全。
如今一股脑的事务处理汹涌而来,打个简单的比喻,就好像策划部门、财务部门、执行部门和审计部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