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叛乱篇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吴、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总共有七国。另外还有两个有待考验的诸侯:齐王、济北王…各就各位,就差最后导火线的引爆了!汉朝中央政府最后还是引燃了这场“吴楚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当削吴国会稽、豫章两郡的文书到达广陵时,刘濞立即行动,诛杀国中两千石以下所有中央朝廷的官员,率先向诸侯们吹响了围攻中央的号角!举目望去,整个大汉境内反声一片。北边,赵国发兵至西界,还把塞外匈奴拉将入伙,只等吴楚两国兵马一到,就联兵打劫汉朝;南边,刘濞发使往闽越、东越,联合发兵;东边,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四国已兵马鼓出。可就在这时,有一个人说:对不起,我不干了!这个人,正是齐王刘将闾。话说造反之前,刘肥的这六个儿子、兄弟六人是开过会的,你刘将闾也是点过头的。现在突然反悔,临阵脱逃,什么意思嘛?我们可以理解另一个兄弟、济北王刘志的临时没有响应,那是因他被郎中令劫持,动弹不得。可你刘将闾突然放弃造反,是不是想看我们四兄弟当**,你一个人留守齐国、立贞节牌坊?如是这样的话,那就没什么好商量的。攘外必先安内,打你!胶西王刘卬、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四兄弟开了一个碰头会,最后一起对刘濞说“你们吴、楚、赵三国先打前锋,等我们四兄弟清理完后院,再西向与你们合军奋斗”刘卬自告奋勇,充当兄弟四国联军黑老大,率兵打到齐国首都临淄。一夜之间,想立牌坊的齐王刘将闾,被四个**兄弟团团困住!刘濞造反,他把所有老本都押上了。如果赢,就赢得天下;如果输,也要输个精光!吴国上到62岁(刘濞的年龄)下到14岁(刘濞少子的年龄),管你会不会打仗,只要走得了路、拿得起刀枪,必须通通上阵,准备为国捐躯。数了一下,整个吴国共征发起了20余万人。刘濞,你不能输啊!一输,全国人民也跟着你玩完了。我想:这应该是刘濞在心里不断地给自己说的话。吴军与闽越、东越军会合后,便从广陵出征,西渡淮水,与楚军会合。随即便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口号,发动了浩大的吴楚七国之乱!刘濞致书刘长诸子、淮南诸王。衡山王刘勃谢绝吴使,明确不愿造反;庐江王刘赐意在观望,含糊答复。淮南王刘安倒是想与刘濞同反,奈何中了其国相的计谋,佯请为帅,待兵权到手后便不从刘安之命,守境自保。刘濞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便与刘戊一起,向刘武的梁国大举进攻。在棘壁大败梁军,杀数万人。一路乘胜砍杀,锐不可挡。刘武再派两支军队出战,又是全军覆没。刘武只能一边飞书长安,向亲哥哥刘启求救。一面准备死守国都睢阳。自楚汉相争结束、汉高祖立国以来,尽管诸侯造反不断,可还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声势,一下子冒出七个牛鬼蛇神,要冲上来跟玉皇大帝较真来了…晁错,你这次真的是捅到大马蜂窝了!此时,35岁的汉景帝刘启终于想起了自己父亲刘恒临驾崩前的遗言“小子记着:有困难,找亚夫。他是个可以肩挑重任的好同志”于是,当七国之乱的消息传到长安时,刘启第一个找到周亚夫,且马上做出以下部署:1拜周亚夫为太尉,率36将军迎战吴楚联军;2派郦寄率军击赵;3派栾布前往东方救齐。最后,刘启还想重新启用一重要人物——外戚窦婴。刘启紧急召窦婴进宫。然而当窦婴听说皇帝要拜自己为大将军时,他极力推辞“多谢陛下抬举。国家危急,我也想为国效命啊。只可惜我身体有病,能力又差,不足担当如此大任啊”其实,我觉得窦婴更想说的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初我窦婴死活劝你不要削藩。好啦,现在削出事来了吧?窦婴,你就别装了。你不就惦记我当初没听你劝吗?还有当初窦太后修理你的那点阴暗帐肯定也没忘吧?不过现在是什么时候啊,你怎么就老把那破事放在心上呢?刘启这样对窦婴说“窦太后削你门籍的事,她已经惭愧了。你把这事就忘了吧。再说如今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您谊关国戚,又是一个大侠义之人,怎么能坐视不管呢”嗯,这话听着挺舒服。窦婴当即答应下来。刘启便立即拜窦婴为大将军,同时赐金千斤。刘启赐给窦婴的这两样东西,窦婴只拿了大将军一职。至于千斤黄金,则全部堆在办公室的走廊外,告诉将士“缺钱的就自己拿去花吧,千万不要替我心疼”好一个侠气十足的窦婴!窦婴受拜大将军,火速前往荥阳驻守,防范齐、赵两兵越境深入。由周亚夫对吴、楚,窦婴对齐、赵,刘启同样也拿出了中央朝廷的全部家当,和叛军们决一死战!抛开国家大义,从人性本私来论,晁错的削藩之计,确有离间帝王骨肉之嫌。凡是挑拨离间,不受天谴,亦受人祸。此中感触,数晁错的老父亲最能体悟。此时,老父亲已从千里之外的老家颖川赶到京城长安。老人家一见到儿子,就发问“现在外面沸沸扬扬、怨声载道,说你身为人臣,却侵削诸侯,疏人骨肉!请问:你这究竟是想干啥呢”晁错“请父亲理解。我这是为了国家。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啊”老父亲仰天长叹“刘氏得安,晁氏必危,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晁错“…”晁父“好吧。国家国家,无国就无家。为了国家,丢了小家。俺这个当父亲的也只好陪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